蜂王防逃片是不是有意蜂,中蜂之分,为什么防不住蜂王?
感谢邀请:关于蜂王防逃片是不是有意蜂中蜂之分,为什么防不住蜂王的问题,首先我们先确定防逃片是有中蜂和意蜂之分的,但是在实际养殖中意蜂使用防逃片的并不多,比如蜂部落小编的意蜂蜂场,几乎都不会使用防逃片,主要是意蜂都是采用批量育王,而且储王方便,根本没有使用防逃片的必要,所以防逃片的使用常见于中蜂养殖和意蜂新手养殖。正常情况下防逃片防不住蜂王的原因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我们使用了防逃片,蜂王防不住,很有可能是我们购买防逃片的时候购买了意蜂用的防逃片,这种防逃片孔洞比较大,如果用来防中蜂,小一点的蜂王是防不住的,所以蜂部落认为这是在正常情况下防逃片防不住蜂王的一个原因。蜂王变小的情况这里说的特殊情况很多朋友不知道,主要是对蜂王的认识有错误,很多朋友认为蜂王一直都是大腹便便的,大个体,但是蜂王的个体大小是变化的,并不是一直都是大的,一般在下面几种情况下蜂王个体会变小。第一:处女王交尾的时候处女王新出房的时候也是大腹便便,个头大,看起来与产卵王差不多,但是处女王在出房后3到5天会进行试飞和交尾,这个时候处女王的个体并没有新出房的时候那么大,只比雄蜂大一点。第二:蜂王外飞的时候在实际养殖中蜂王并不是真正的永久住在蜂巢中,比如在蜂群发生自然分蜂的时候,蜂群逃群的时候,这个时候处女王的个体都会变小。一句话,只要处女王要飞行,必然停止产卵,腹部收缩,否则就无法完成飞行的过程。防逃片防不住蜂王的原因虽然说蜂王个体会变小,但是一般只要是正常的蜂王,就算个体变小了防逃片还是可以防住蜂王飞出巢门的,但是有的蜂王个体比较小,一旦收腹以后,个体可能比雄蜂长,但是厚度可能没有雄蜂那么厚,所以这种小蜂王是有可能穿过防逃片逃脱的,哪怕我们使用了中蜂的防逃片也有可能防止不了蜂王逃脱。但是在实际养殖中我们应该避免使用小蜂王,这种蜂王一般质量不好,而且在收腹后防逃片可能没有作用。
怎样换蜂王可以不关网还不分蜂?
感谢邀请:关于怎样换王可以不关王还不分蜂的问题,蜂部落认为在我们换王的过程中本来就没有关王换王的方式,只是说这里提到了要不断子换王,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我们只要根据蜂群的具体情况来看就可以。蜂群的具体情况从蜂群的具体情况来说,如果想要蜂群换王又不断子,那么蜂群就有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蜂群中蜂王正常产卵,二是蜂群中蜂王还是正常产卵,但是有王台。第一:蜂群中的蜂王正常产卵如果蜂群中的蜂王正常产卵,只是蜂王的质量不好,我们想要更换这只蜂王的话,其实方法比较简单的,我们可以把蜂群分为两个区域,巢门开向不同方向,采用一箱双群的养殖方式,让老王在一边产卵,然后在没有蜂王的一边介入王台,等到新王出房交尾产卵后,灭掉老王,把两边的蜂群合并即可。第二:蜂群中蜂王产卵有王台如果是蜂王正常产卵,而且蜂群中有王台存在,又要避免分蜂,很显然这里面的王台是分蜂王台。上面的方法还是可以用,一箱双群,巢门异向,新王产卵后灭掉老王,然后合群。采用这种方式应该注意的是两边的蜂群蜂路扩宽,解除分蜂热,避免有自然王台的一边过于拥挤出现工蜂护台,最后导致处女王分蜂。如果我们不想用这样的方式,担心出现连续分蜂,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进行人工分蜂,将老王连同部分蜜蜂分到另一个新的蜂群继续产卵,把王台留在原来的蜂群等待孵化出房交尾,等到新王出房产卵后合并两个蜂群,同样是在不断子的情况下进行换王。自然分蜂不断子换王的目的其实这个问题中很多朋友不断子换王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担心新王出房交尾失败,造成蜂群失王,而是想要继续利用老王,那么这两个目的我们如何科学的来进行利用呢?第一:担心新王出房交尾失败如果我们是担心新王出房交尾失败,最简单的办法是把老王寄养到其它蜂群,这样可以避免发生分蜂,不管是把老王囚禁在本群的哪个位置,蜂部落认为要么害了老王,要么害了新王,都是不合算的。第二:继续保留老王如果我们想要继续使用老王,其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人工分蜂,直接把老王分走,这样解除了分蜂热,如果新王出房有问题,可以对其进行合并,对蜂群的影响也不大。如果我们不想蜜蜂发生分蜂,蜂部落认为要看群势是不是已经达到了当地的最大群势,如果没有达到,可以解除分蜂热,如果已经达到了,可以采用提强补弱或者人工分蜂的方式来保留老蜂王,也没有必要再留王台。
怎么用好蜜蜂防逃片?
防逃片是养蜂生产中为养蜂人熟知的一种专用工具,主要作用是防止蜂王逃离蜂箱,一般是用竹片或塑料片制成的,其间隙的大小只允许工蜂进出,而蜂王则不能从蜂箱中出来。很多新手养蜂人会把它当做一种神器,常见的做法是一年到头都在蜂箱上使用;也有一些养蜂人是从来不用防逃片,蜂群也没出现大的状况。那么这种养蜂工具到底有什么用,怎么用呢?不妨从它的“功过”两方面考虑,以求做到妙用防逃片,帮助蜂群发展。一、防逃片的“功”一是可以协助选用优良蜂种:定地饲养中蜂的蜂场在育王时节,大多事先选择专门培育种用雄蜂的群,为了达到养蜂人的目的,在处女王交尾期内,一律把不需要雄蜂的群安插上巢门防逃片,使处女王有更多的机会与人工筛选的雄蜂交尾。二是可以防止分蜂群飞逃:“春分”至“清明”期间,幼蜂大量出房,外界植物蜜粉丰富,气温突然转热,养蜂人来不及解除巢箱内保温物,巢门窄,巢内又热又闷,子脾下方自然王台内的幼虫,虽然仅仅是“月牙型”,但仍有可能“突发”分蜂,养蜂人往往始料不及。倘若先安插上巢门防逃片,就可免遭这意外损失。三是可以防止有老蜂王的弱小群飞逃:春季持续低温阴雨,突然由晴转暖,个别弱小群无卵虫,老熟子脾中的蛹基本出房,但无王台。这类情况大多蜂王有问题,飞逃迹象已较明显,若立刻安插上巢门防逃片,就可免遭蜂群飞逃的损失。另外,在新收捕的蜂群装上防逃片,也能起到同样防止飞逃的目的。四是可以防止弱小群被盗后飞逃:久雨转晴,或外界缺蜜少粉时,弱小群最易被盗,导致恋巢性差。为了摆脱威胁求生存,随时都有飞逃的可能,若起盗前或被盗时立刻安插上巢门隔王片,就可避免。五是可以防止黄蜂、蚕蛾攻入:度夏时节,弱小群最易被黄蜂攻入巢内;傍晚,时有蚕蛾攻入巢内意欲产卵。虽然这两种敌害都会被蜜蜂包围致死,但这些尸体常常堵塞在巢门口,令工蜂情绪不稳定,蜂群也有飞逃的可能。若安上巢门防逃片就可免此后患了。六是可以协助收集或清除雄蜂:如果①需要雄蜂泡酒;②不需雄蜂交尾时;③受雄蜂偏集严重的群;④因蜂王年老体弱致雄蜂多的群;⑤防止病群雄蜂“越群”的群等等,确有收集或清除雄蜂的必要。可采取如下方法:选择天气良好、工蜂出勤活跃的时段,准备好已消毒的空蜂箱并安插上巢门防逃片。首先把要清除雄蜂群的蜂王用王笼囚起来放在该巢箱内的底板上,然后连蜂带脾全部提到空蜂箱内,将各脾蜂一一抖落箱内,迅速盖上盖板,各巢脾按原次序放回原巢箱。不到两小时,工蜂已回归原巢,留下来的只是雄蜂和极少数刚出房的幼工蜂,打开箱盖发现如下:雄蜂已“精疲力竭,无法飞翔,随手可擒,毫不费功夫”。由此证实:雄蜂很不耐饿和久离巢脾;也因此在分蜂季节,雄蜂个体在雄蜂聚集区飞翔的时间是不会逗留很长的。二、防逃片的“过”一是雄蜂堵塞巢门防逃片片内的进出通道,究其原因是雄蜂无法出巢排泄、试飞、婚飞等生理所需。巢门防逃片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工蜂出入自如,如果加上雄蜂堵塞,无疑降低了采集蜂应有的工作效率,有的花粉被卡在巢门外,并有提前分蜂的可能。二是安插上巢门防逃片,不等于万事大吉:一旦“分蜂热”形成,工蜂、雄蜂在狭窄的通道口上拥挤,工蜂冲出后因找不着蜂王,又速速回归,蜂群保住了,但工蜂已“大伤元气”,顿时老化;万一邻场也先后有分蜂群出现在上空,结果会两群合为一团,最终归纳于其中的一个巢箱,造成巢门前大乱,不是自家蜂场损失,就是邻场损失;偶有较小的处女王或“收尾”的老王可以通过中蜂巢门防逃片出巢,就会把群内大部分工蜂分出去。三、合理使用防逃片其实,蜜蜂属于高度社会化的群居生物,任何一只蜜蜂都不具有独自生存的能力,蜂王还需要靠工蜂分泌饲喂蜂王浆喂养才能存活,而且工蜂负责的是整个蜂群除产卵外的所有工作。因此,在一个蜂群中,工蜂才是一定意义上的主宰,想要不让蜂群逃跑,最好的办法就是满足工蜂的需要,而不是简单地使用防逃片就可以的。防逃片虽说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的话弊端也比较多,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了解蜂群,了解蜜蜂习性,用技术控制蜂群,而不是长期在巢门上安装防逃片。不让蜂群饥饿,不让蜂群产生病敌害,有计划地培育蜂王并及时进行人工分蜂,这才是最好的“防逃片”。总结:如果我们弄明白中蜂巢门防逃片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过得失”,就会扬长避短。譬如:必要时,迅速安插上巢门防逃片,以避免蜂群遭意外损失,用完及时解除巢门防逃片,使蜂群回归正常;可安可不安巢门防逃片的,就不要安,要从日常的细心管理上下功夫。了解更多养蜂技术,观看养蜂教学视频,欢迎下载蜂博士APP!
四个月蜂群损失过半,安装防逃王片的蜂群为何又会失踪呢?
今年5月28日,刚刚加入养蜂行列的肖斌(化名),从外地购置50箱中蜂,购蜂还不到三天就飞逃了二群,于是,肖斌安装了防逃王片。6月份大流蜜期获得近800斤蜂蜜后进入了度夏期,因为疏于管理,胡蜂从透气窗攻入蜂巢直接导致5箱蜂飞逃,到10月2日为止,共发现有8箱蜂“神秘失踪”了,而且,剩余蜂群中有12箱不足一脾蜂量,其中3箱仅剩“一捧”蜜蜂。在短短的4个月,蜂群损失过半,究其原因关键是缺乏养蜂技术。蜜蜂越养越少,肖斌也承认自己缺乏养蜂技术,特别是对那“神秘失踪”的8箱蜂,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怀疑防逃王片 的质量问题。那么,安装了防逃王片的蜂群究竟是如何“神秘失踪”的呢?四个月蜂群损失过半,安装防逃王片的蜂群为何“神秘失踪”?防逃王片问题?由于高温、缺蜜、敌害等会引发蜂群飞逃,工蜂停止分泌王浆饲喂蜂王,促使蜂王停止产卵、腹部缩小,便于飞行。个别体型较小的蜂王,确实有可能在工蜂拖拽的情况下挤出防逃王片成功飞逃,出现蜂群“神秘失踪”的现象。不过,防逃王片是为蜂王量身定做的,即使有微小误差,对于绝大多数的蜂王是难于逃脱的。如果8个蜂王都能顺利逃脱,这种防逃王片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对于飞逃蜂群,由于防逃王片阻挡蜂王而导致飞逃失败,飞逃失败的工蜂并不会就此罢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飞逃,最终导致蜂王被拖曳而死或工蜂弃王飞逃。如果蜂王被拖曳而死,或造王台或工蜂产卵,任由蜂群发展,最终都难逃迅速灭亡的厄运。如果工蜂弃王飞逃,剩下的“孤家寡人”,那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四个月蜂群损失过半,安装防逃王片的蜂群为何“神秘失踪”?在蜜蜂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外失去蜂王或蜂王老化残疾等状况,例如,开箱时蜂王惊飞、取蜜时挤伤或挤死蜂王等。这时候,工蜂就会筑造王台。因为蜂箱安装了防逃王片,老王无法飞逃,会被羽化岀房的处女王咬死,处女王一样被防逃王片阻挡而无法外出交尾,成为只能产雄蜂卵的“老处女”,带领蜂群直接走向灭亡。出现自然王台、急造王台或交替王台的蜂群,安装了防逃王片,处女王不能正常交尾,最后的结局是蜂群的毁灭。即使个别体型较小的处女王能挤出防逃王片外出交尾,交尾回来的处女王回不了巢,工蜂就会伴随处女王一起飞逃,而出现蜂群“神秘失踪”现象。四个月蜂群损失过半,安装防逃王片的蜂群为何“神秘失踪”?环境、蜜源缺乏和蜂王质量等造成的盛夏的高温、蜂王老化或蜜源缺乏等,都会造成蜂王产卵少,甚至停产。蜂王产卵少或者停产,就意味着蜂群的新生力量严重不足,当死亡的老蜂数量大于新蜂出生数量时,蜂群逐渐衰退 。衰退到一定程度,即使蜂王还能产卵也缺少哺育工蜂,即使外界有蜜源也缺少采集蜂,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蜂群始终发展不起来,再加上巢虫趁虚而入,蜂群只能偏居一隅,蜂量骤减到只剩下“一捧”蜂,长此以往,稍有个风吹草动,蜂群自然而然就“神秘失踪”了。四个月蜂群损失过半,安装防逃王片的蜂群为何“神秘失踪”?总结:想要养好蜂,关键要掌握养蜂技术!有些养蜂新手,往往对一些养蜂细节不予理会、不够重视,比如饲养弱群、蜂少于脾、长期安装防逃王片等。只有等到蜂群造成损失后才能刻骨铭心。细节决定成功!养蜂技术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细节汇聚而成的。虽然造成蜂群“神秘失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防逃王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夸张地说,甚至是罪魁祸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