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方面来说,今年国庆档电影的主基调是硬气,聚气,提气。影片的主旋律更符合国庆观影的氛围,是国庆档的主力军。《万里归途》是继《战狼2》 《红海行动》之后的又一次“华人撤离”;《平凡英雄》是继《中国机长》之后的又一次“极限救援”;《钢铁意志》聚焦共和国第一代钢铁工人是继《我和我的父辈》之后又一部致敬先辈的作品.不可否认,这两年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好,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这背后是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是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创新高度。
同时也要看到,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多元化的,单一类型的电影满足不了整个市场。比如喜剧亲情现实题材的优秀影片不够多,反映出电影市场的供给侧还不够丰富。
从创作来看,目前国内电影市场存在影片类型少类型重复创新乏力等问题。如果把电影市场比作餐桌,人们既需要主菜,也需要开胃菜。与主流商业大片能够调动最广泛的观众观影不同,那些小众的题材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前卫的镜头语言往往能够丰富观影体验,进而带动观众频繁观影。
从放映的角度来看,在以商业影院为主的发行放映体系中,大片往往能获得大规模放映,而大多数中小成本的电影,尤其是一些文艺片和纪录片,却面临着放映空间狭小的困境。电影院线垄断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影市场的发展。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创作端的胆怯,对创新的恐惧。
中国的银幕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8万多块大银幕足以容纳更多类型的电影。目前电影市场主要靠年轻人支撑消费。事实上,中老年人儿童等基数庞大的人群也需要精神文化消费。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影院管理乃至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未来,随着电影类型的不断丰富,电影放映终端也需要不断创新,拓展剧场剧场影迷老年影院儿童影院日落影院等影院。从而为百花齐放的电影市场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