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八廓名称之一。是用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命名的廓名。见《银海精微》。又名震廓震雷廓关泉廓关前廓。关于雷廓的脏腑隶属有几种说法: ①《审视瑶函》:“震正东方,络通胆之腑,脏属于肝。” ③《目经大成》卷一:“震为青睛,络通胆之腑。” 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震雷廓属小肠,位白睛上截向小眦。” 上古时代传说人物。据传为黄帝之臣子。《黄帝内经》中,较多内容为黄帝与雷公问答加以叙述,此皆为后世所论。另又有将南北朝时期的炮炙学家雷斅称雷公者。 推拿手法名。用屈曲的食中两指紧夹患者手指端。常用于指趾麻木屈伸不利之症。 病名。痈疽之发于肩前腋窝上方之凹陷者。出《外科大成》卷二。多因手厥阴心包络经血热气郁而发。好发于肩前侧腋窝上方,骨缝开合之凹陷处。其证之始发,见局部如椒,渐大如鹅卵,按之疼痛切骨。若溃脓及时者,肿消痛减。若脓稠者为顺。若久久不溃脓,或溃后脓稀如清水,肿硬不减者为逆。顺证治法参见无头疽。逆证之治宜参见附骨疽条。 外治法名称。主要用于乳蛾喉瘤等病。具体烙法是:先以消毒之小手术刀在治疗部位上轻轻割划出范围。然后根据治疗部位,病灶大小及程度,选择不同的烙铁,在火焰上烧红,蘸少量香油,趁热烙其预定部位,一触即起,不宜久停,可视病灶大小决定烙治次数,烙后吹冰硼散。宜每隔2-3天烙法1次,以烙平为度。应用时应注意: ①烙铁须烧红,凉则无效。应防伤健康组织,手法宜轻且巧。 ③有表邪及火热内盛者不宜施用本法。 ④术后禁食辛辣肥甘烟酒。 ⑤术后暂不宜作剧烈运动;防止暴怒及高声谈唱。 ⑥术后可服用六神丸或银翘散清咽利膈汤等疏风清热之品。 喉科外治法之一。为喉科专用烙铁治法。分圆形尖形纵长方形横长方形四种。颈直者多用于烙咽后壁,颈曲者多用于烙咽喉两侧。临床多用于烙乳蛾或喉瘤体上。具体方法是:先在火焰上烧红,蘸香油,趁热烙其划割部位,然后再从四周向中央旋烙;烙后吹冰硼散。 器械名。为烙乳蛾喉瘤之用。其头以铜或钢制成,分圆尖纵长方横长方形四种,连一烙柄。其中均分曲颈和直颈两种,以便于不同部位之使用。 眼科外治方法。用于“残风溃弦疮烂,湿热久不愈”及胬肉攀睛割治后之根部,烙之则易愈且不复发。使用方法:使用时将烙烧热适度,以细棉揩试后,烙患处三五度。
外科手术器械之一。见《疮疡经验全书》。较早的外科器械烙,多是铁制成的,自隋唐以后,制烙的材料得以不断改进,由常用的铁钉铁篦等铁器发展到了银烙匙金烙铁等多种金属材料。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由单纯的疮疡切开排脓到瘤肿切除,止血等多种用途。眼科烙的应用,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科正宗》所记载之烙系由全铜制成,长约四寸。胬肉攀睛割治后,以烙烙之,以防止其复发。亦用于烙治睑弦赤烂胞肉胶凝等症。该烙的特点为制作工艺精细,操作更为方便。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一卷,已佚。 养生术语。即老人宜积极用脑。出《管子·内业》:“老则长虑,……老不长虑,困乃速竭。”唐代房玄龄注解道,“老则长虑”,“则遗其老”,即老人积极用脑可延缓衰老;而“老不长虑”,“令老则益困而速竭”。即加速衰老。这种观点表明了用脑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病证名。见《异授眼科》。指宿翳之顽固不易消退者。参见宿翳条。 病名。《外科理例》卷六:“老咽痛,日晡甚,以补中益气汤,加酒炒黄柏,知母,数剂而愈。”泛指长期不愈的慢性咽痛。宜多饮水,减少夜饭量。含服草珊瑚片,长期服用清热利咽的袋泡茶剂效果更佳。 经外穴三商之一。见三商条。 病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 ①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中指远端背面靠指甲根处。掐此穴治惊风昏迷。《保赤推拿法·掐老龙穴法》:“此穴在中指背靠指甲处。相离如韭叶许。若儿急惊暴死,如拿精灵威灵二穴,不醒,即于此穴掐之,不知疼痛,难救。” ②出《幼科铁镜·虎口合骨穴图》。位于中指指端。掐此穴用治惊风。 老年养生专着。又名《养生随笔》。清·曹庭栋撰。五卷。前二卷叙起居动定之宜,次二卷列居处备用之物,末附粥谱一卷,借为调养治疾之需。主张养生要适应日常生活习惯,不可勉强求异;养生实践要寓于日常生活起居琐事之中;重视调摄脾胃,推崇食粥,列粥谱达一百方,强调老年养生要重省心养性。全书所论,多有独到之处,而又浅近易行,切于实用。其引证书目遍及经史子集,凡307种。本书为清代重要养生专着,甚为后人称道。 诊断学名词。指舌苔深黄而粗糙。多见于胃肠热结,津液受伤。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即老汉扳缯。见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名老翁绞罾。《针灸大成》卷十:“以一手掐大指根骨,一手掐脾经摇之,治痞块也。”
养生术语。意为返老还童。《通俗编》引《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周易参同契》:“老翁复丁壮也。” 指妇女年过五十岁以后仍然行经者。如身体健康为气血盛实有余;若经来较频,或一月经行二三次,血量反见增多,则属病态。多因气虚,肝肾不足,冲脉虚损,血失统摄所致。治宜补气养血补肝益肾,方用安老汤。并应注意排除癌变的可能。 酒名。指汁滓混合的浊酒。《素问·汤液醪醴论》:“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 ” 病证名。痨瘵病以咳嗽为主证者。见《不居集·痨瘵咳嗽》。《寿世保元·劳瘵》:“痨瘵之疾,由相火妄动,相火上炎则克肺金,肺受火邪所克,所以为咳,为嗽,为热,为痰,为喘息,为盗汗,为吐血,为衄血,为便血,尿血,为四肢倦怠,为五心烦热,为咽干声哑,为耳鸣眼花,为遗精便浊,为虫胀肿满,为一应难状之症。治宜标本兼顾。用滋肾水养心血扶元健脾以培其本;以清劳热降相火润肺化痰治其标。方选清高滋坎汤河车地黄汤太平丸瑞莲丸犀角丸生津止嗽膏白雪膏补中益气汤麦味地黄丸等对症应用。危亦林治劳嗽用劫劳散;治劳嗽嗽血吐血,用阿胶丸,亦可用宁嗽膏等方。参见痨瘵条。 病名。系指虚痨引起的喉痛病证。《喉科金钥》上卷:“痰火虚痨,咳损肺金而喉痛者。乃水竭于下,火浮于上。”治宜滋阴润肺。方用百合固金汤等加减。本病相当于结核性咽炎喉炎。 病名。即痨病肺虫病。为痨瘵病证之类。见《石室秘录》卷一。《血证论》卷五:“面色乍赤乍白,乍青乍黄,唇口生疮,声嗄咽痒,烦梦不宁,遗精白浊,发焦舌燥,寒热盗汗,口出秽气,不知香味,喜见人过,常怀忿怒,梦见亡先,惊悸咳逆;或腹中有块,或脑后两边有小结核。……皆为痨虫之候也。月华丸主之。多食鳗鱼肉,既有滋补,又善杀痨虫,或用鳗鱼骨烧黑,鳖甲炒为末,煎人参当归白芍白薇汤送下,补虚杀虫,相辅而行。若专事杀虫,金蟾丸亦可间服,金线蛙烧服亦妙。”又云:“痨虫居肺叶间,咯血声嘶者,皆能治之。”前人治痨虫病,每于大补气血及杀虫法并用;或主张补其真阴元气。方如黄芪益损汤鳖甲散坎离膏太平丸等。参见痨痨瘵肺虫病条。 脉象之一。即似沉似伏,重按实大弦长之脉象。主阴寒内实,疝气症瘕。《脉诀汇辨》:“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实大弦长,牢之体也,牢脉不可混于沉脉伏脉,须细辨耳。沉脉如绵裹砂,内刚外柔,然不必兼大弦也;伏脉非推筋至骨,不见其形。在于牢脉,即实大,才重按之便满指有力,以此为别耳。”
1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