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如何打开安防分销市场,华为好望是什么?
3月20日,华为智能安防分销业务战略暨新品发布会在线上召开。发布会上,华为智能安防发布了对应“Huawei HoloSens”的中文品牌“华为好望”,这也是“华为好望”的首次亮相。
“好望”一词取自“螭吻”。螭吻(鸱吻),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龙头鱼身,因其“形似兽,性好望”,化身屋脊上神兽,千百年来守护平安,就好像月亮挂在苍穹,守护着天地人间。以此类比华为智能安防产品,让AI普惠千行百业,守护一方平安,故起名“好望”。
跟麒麟有什么关系?
华为海思麒麟9000 Soc,从命名的顺序来看,华为最大,海思次之,麒麟最小。华为是总公司,海思是华为的子公司,麒麟是海思产品的名称,9000是产品型号,Soc可以理解为系统级芯片。
华为,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经营IT、无线电,微电子,通讯、智能手机的民营科技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2019年营业额8588亿,世界500强排名53。
华为子公司众多:包括华为海思、华为技术、华为投资(香港)、华为慧通、华为物业、华为终端、华为海洋、华为赛门铁克等几十家子公司。
海思即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是一家半导体设计公司,其前身是1991年创建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海思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国硅谷和瑞典设有设计分部。
海思的产品覆盖人工智能、手机、服务器、通讯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手机芯片 麒麟系列、AI芯片 昇腾系列、服务器芯片 鲲鹏系列、5G通讯芯片 巴龙、天罡系列、路由器芯片 凌霄系列,不仅销量增长迅速,而且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麒麟芯片是华为海思开发的高性能芯片系列,是智能手机的核心部件。麒麟920更是实现了对高通的首次领先,麒麟9000更是第一款5nm制程的5G Soc。
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用以象征祥瑞的神兽,性情温和,身上虽有可攻击敌人的武器,但不伤人畜,不践踏昆虫花草,故称为仁兽。麒麟象征着一种信念、一种意境、一种力量。以麒麟命名更具有很深的意义。
华为海思经过不断的研发,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三的芯片设计公司,公司设计的麒麟芯片更是可以媲美高通骁龙。快速的发展也招来了美国的嫉妒,害怕华为超越苹果、高通等美国老牌科技企业。
2019年5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列入美国商务部所谓的“实体名单,美国展开了对华为“全方位”立体式的打压,华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从5G到芯片、从硬件到软件、从美国本土到美国盟友;华为进入了寒冬。
2020年11月华为宣布卖掉荣耀,为了荣耀,也为了华为。华为忍痛割爱、华为断臂求生。
华为海思麒麟,多么熟悉的名字,如果我们不站出来支持华为,这个名字或许会变成过去式,或许被高通骁龙和苹果A系列彻底淹没。
华为 海思 麒麟 990请伸出你的食指为华为点赞,为海思点赞,为麒麟点赞。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骏亚科技公司官网?
http://www.championasia.hk/
骏亚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印刷电路板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目前建有六大生产基地,业务范围涵盖“特种PCB”、“高多层PCB样板快板”、“大中小批量PCB”、“FPC&RFPC”、“SMT及代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工控、安防等领域,是华为、中兴、三星等国内外百余家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
骏亚科技拥有行业领先的PCB生产设备和高精度检测设备以及设施齐全的物理、化学实验室,
李书福一手打造的汽车巨头崛起了吗?
毫无疑问,李书福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同时又是一位成功的资本运作的高手!
记得李书福说过一句话:“请允许民营企业胆子大点,允许民营企业做轿车梦,几十亿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详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己负责,不要国家承担风险,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然而,李书福带领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之后,并没有出现亏损,而是越做越好,因为沃尔沃是有价值的,很多人之所以不敢做,是以看为看到美国人把它做砸了,而吉利察觉沃尔沃的价值,所以就买了回来,什么是创新,就是大家都反对的时候,你还坚持去做,如果大家都支持,那就不叫创新了。
可以说,吉利的成功,跟李书福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我将从李书福的创业到带领吉利借壳上市,再到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翘楚,主要来分一下这些年,吉利的成功是因为什么原因。
1:李书福的第一桶金来自于自己开的一家装潢材料厂,专门生产高档装潢材料,并研制了中国第一张镁铝曲板,一下子给李书福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2:1996年5月,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李书福收购了四川一家小客车企业,1998年8月8日,第一辆吉利汽车在浙江临海市下线。
3:2001年,吉利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同年,吉利完成了三个汽车生产基地,并初步有了战略发展规划。
4:借壳上市,2003年2月10日,吉利与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国润控股达成意向性协议,引入国润控股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浙江吉利的战略股东,意向书的主要内容是:
国润控股以现金出资,吉利集团以吉利汽车的有形净资产出资,改组浙江吉利汽车为合资企业火组建新的合资企业。国润控股股权比例在40%-50%之间,待浙江吉利汽车的有形净资产确定之后再行协商确定。此时国润与吉利的合作,无疑为其在香港上市埋下伏笔。
2005年5月初,李书福完成了对Proper Glory Holding Inc 公司其他三名股东股权的收购,成为该公司唯一的股东。而Proper Glory Holding Inc 这家公司拥有上市公司“吉利汽车”60.68%的股份,这样,李书福无声无息的完成了“借壳上市”。
5:收购沃尔沃,早在2002年,李书福就在一次会议上表达了要收购沃尔沃的想法,不过当时的吉利还小,这句话没人当真,当时谁又能料到2005年吉利“借壳上市”而当时的时机又风非常好,2007年美国遭遇次贷危机的影响,汽车行业雪上加霜,李书福知道,此时是出手的最佳时机,于是李书福通过公关公司向福特公司表达了收购沃尔沃的想法,可是当时的福特并没有引起重视,好在一名国际著名财务顾问-洛希尔找到了李书福,达成了收购合作,2009年4月,福特首次开放数据,吉利派出了项目团队开始了尽职调查,一共阅读了6473份文件,召开了十几次专家会议,2次现场考察,3次管理层陈述,最终起草了2000多页的合同,最后修改了1.5万处,后来这些文件带回国,重量都有100多公斤。在过海关的时候,吉利不得不为之交纳关税。
6:吉利在收购沃尔沃期间,不乏很多竞购者,但是吉利始终做到了一点,就是“中国市场是沃尔沃起死回生的支撑,而福田卖沃尔沃,也是想让沃尔沃能够扭亏为盈,最终吉利顺利完成了收购。”
7:虽然同意吉利收购沃尔沃,但是棘手的问题来了收购沃尔沃需要18亿美元,也就是当时的122亿人民币,这个资金从哪里来?
当时吉利将可转债股发行,获得了3.3亿美元,但是距离18亿美元还相差一大截,这笔钱,怎么筹措?
于是李书福决定向国内几家银行进行贷款,但最终没有谈拢,于是吉利又派出融资团队,分别去了国内十几个城市,包括北京、天津、珠海、东莞、成都、大庆、上海,最后大庆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吉利子公司达成合作,愿意出资30亿。但是这对吉利来说,还相差100多亿,去哪里找钱?
这时候,上海方面有传来好消息,按照协议,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要在上海嘉定区设立一个沃尔沃工厂,吉利筹到81亿,相当于12亿美元,然后中国建设银行伦敦分行出资2亿美元贷款,来自福特方面的2亿美元卖方融资,终于达到18亿美元,顺利完成了收购沃尔沃的资金积累。
2010年3月28日,瑞典当地时间下午14:00,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管理Lewis Booth在哥德堡签署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的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综上所述:
李书福是一位成功的实业家,并且是一位资本运作的高手,吉利收购沃尔沃,自身出资41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对于中国任何一位民营企业家来说都不是小数字,即便是“1个亿小目标”的王健林,一下子抽出41亿现金,绝非易事。但是李书福通过资本运作平台,有条不紊的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手段,竟然融到了一百多亿的资金,很难想象,高中毕业就开始创业的李书福,没有受过专门的资本训练,就是凭借信任他人,放手让手下去干,竟然把“蛇吞象”这件事干成了。这其中我们承认中国市场是李书福背后最大的后盾,但是他身上这种不怕输,迎难而上的韧劲,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相信吉利汽车在李书福的带领下,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