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智慧安防品牌有哪些,请问华为的技术先进在哪?
我是一名奋战在IT战线十余年的老兵,借此问题也整理一下我对华为的一些看法。
首先,你不得不接受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华为目前的技术并非都是先进的,只是在某些关键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软、硬件产品。
为什么?
我们下面慢慢分析。由于华为的产品过于庞大,所以我们以华为的四大业务线为主干,逐一进行分析。
华为业务体系主要划分为下面四种:
1)个人及家庭产品
2)企业业务产品
3)运营商网络产品
4)华为云服务
华为的各种技术广泛地渗透在上述4大业务群中。
A:各项业务销售占比:
在聊核心技术前,先大概看一下这些业务群在华为整体销售收入占比情况(云计算业务体量过小没有体现),以华为公布的2019年年报数据为参考: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当初作为“副业”的消费者业务,现在居然占据了54.4%的份额。这也理解了为什么原来一个做数据通讯的公司,现在能被广大老百姓所认识、接受!
B:创新研发:
这些数据对我们理解华为的技术情况是个重要的前置参考。特别是2019年1317亿的研发投入和累计6000亿的研发投入!
下面再来看个业务群的技术情况,还是按业务线划分来展开:
一、个人及家庭产品这部分产品大家应该最熟悉,包括各种手机、笔记本电脑、智慧屏、平板、家用路由器、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等等。
这里的技术核心是什么?
1.1麒麟芯片
手机上的麒麟芯片早已是明星产品,而在技术上,只有集成了巴龙基带的麒麟5G芯片在技术上才算超越了高通!麒麟Soc主要由CPU(大脑)、GPU(游戏担当)、Modem(通讯担当)、ISP(拍照担当)、NPU(AI算法担当)等模块集合而成。现在的麒麟9000更是融合了ISP和NPU,最终的结果就是手机处理速度更快、更节能、信号更好、照片的颜色、细节还原更优秀!
1.2麒麟芯片套片
这是不得不提的一个技术核心,也是普通消费者关注不到的领域。麒麟解决方案的套片包括:射频芯片Hi6361s、电源管理芯片Hi6522&Hi6553&Hi6551以及Connectivity芯片Hi1101(WIFI网络、蓝牙连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FM收音)等。这里的每一个芯片都是破除垄断的关键产品!麒麟+Hi6361,我们才感受到华为信号确实好!麒麟+Hi1101,我们才发现GPS、Glonass和北斗导航信号都很好,才感觉到Huawei Share的确方便!
1.3麒麟A1
这是一款应用在智能手表,智能耳机上的核心芯片,这颗芯片也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
1.4凌霄芯片
凌霄WiFi-loT芯片是华为专门为IoT应用研发的芯片。这个芯片不仅仅是为了路由器而设计,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智能居家场景准备的。华为最新发布的WIFI 6路由器就是搭载了凌霄芯片,华为凌霄芯片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能完全优于同级别芯片!
1.5电视芯片
原来华为推出的电视核心芯片是海思Hi3571V811,现在的新旗舰是鸿鹄818芯片。
鸿鹄818芯片,是一款应用于华为智能电视的旗舰核心芯片,其4K视频播放相对于其他智能电视几乎快了一倍,同时还支持8K视频解码播放。鸿鹄818每秒传输帧数(fps)甚至可达120帧,通过动态画面补偿(MEMC)、高动态范围成像(HDR)、超分算法(SR)、降噪算法(NR)等7大画质技术,全方位提升画面清晰度、对比度,色彩表现。
1.6海思DDiC
这是一系列芯片,是显示驱动芯片,在显示系统中是驱动显示屏的一个关键芯片,这算是华为做的分支芯片之一。
1.7鲲鹏芯片
低端的鲲鹏芯片应用在了华为台式机上,虽然是个ARM架构的CPU,但结合深度操作系统(Deepin),也算是破除了台式机领域Intel+windows的垄断地位!
鲲鹏台式机主板1.8鸿蒙操作系统
鸿蒙系统不仅仅是一部手机的操作系统,而是野心更大的移动设备通用操作系统!就像企业级产品中的VRP!可以看做一个应用开发平台,基于这个平台,你可以定制出自己的各种智能设备!鸿蒙系统不仅仅打破了安卓的垄断,更是超越了安卓,将用于任意平台的Windows Core OS作为了潜在竞争对手!
二、企业业务产品这部分产品主要是针对企业级应用,普通消费者是看不到的,产品太多了,挑主要的说:
2.1企业网络产品:
强调一下,华为在2018年迈入数据中心SDN网络硬件厂商领导者行列!
这部分产品很多,主要是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无线局域网等产品。下图只是网络交换产品的一部分:
这里的核心技术是:
2.1.1海思ENP交换机芯片
也就是交换机的“CPU”,是现在华为“敏捷交换机”的核心,要知道以前都是用ASIC芯片的解决方案,这些芯片是由Broadcom、Mellanox、DAVICOM、Realtek等国外大厂垄断的领域!华为ENP芯片方案的出现不但打破了国外厂家的垄断,还超越了这些企业,将国外机构首先提出的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在国内落地开花!
华为2013年11月曾经发布过一款400G骨干路由器产品(NE5000E-X16A),采用的是海思芯片SD58XX。
华为路由器2.1.2昇腾910芯片
有人要问了,昇腾910是一个AI芯片,怎么是华为交换机的核心技术?没错,这次华为是将AI芯片应用到了CloudEngine 16800系列交换机上!提供了超越现在所有交换机产品的“零丢包”“低时延”“高吞吐”的无损数据中心网络性能!
CloudEngine 16800系列交换机2.1.3VRP (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系统
通俗理解就是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集成了路由技术、QoS技术、VPN技术、安全技术和IP语音技术等数据通信要素,是网络设备运行的重要软件系统。之前的交换机、路由器全是基于Cisco IOS,华为是模仿了Cisco的那套指令风格后形成了自己的交换机操作系统,VRP直接打破了Cisco的垄断地位!
2.1.4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
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是一个服务于物的操作系统,是端、云结合的系统,可以理解成物联网设备在云端的操作系统。物联网设备在云端之下,只负责数据传输,剩下的所有应用操作都交由LiteOS来处理。
2.2光纤传输产品:
主要包括全光数据中心、光传送、光接收、光终端等产品。
主要核心技术有:
2.2.1 GPON芯片
属于海思芯片的产品应用,常见的海思SD5116芯片主要应用在我们日常可见的光猫上。还有10G PON产品,属于高端产品了。
个人端产品如下图所示:
家用GPON服务端如下图所示:
GPON服务器端2.2.2 PAM4 DSP芯片
在光通信领域,尤其是50G以上光通信领域,还是被国外大厂所垄断,华为在2013年收购了Caliopa,并在武汉扩大了海思光研工厂,目的就是加快推出海思100G光通信芯片。
2.3存储产品:
主要是OceanStor存储系列产。包括了存储服务器、存储一体机等产品,提供软、硬件一揽子解决方案。存储产品更多的是与服务器、数据中心、云计算等业务是结合在一起。
OceanStor存储核心技术
2.3.1鲲鹏芯片
没错,这是鲲鹏920芯片在存储系统上的应用,存储属于鲲鹏生态中的一员。
2.3.2存储系统软件
这里涉及的存储软件就很多了,从基本的设备管理(DeviceManager),多路径管理(UltraPath)到远程维护管理(eService),还有其他一众辅助性软件主要有:克隆、快照、LUN迁移、双活、云备份、配额管理(NAS)等等,就不逐一列举了。
2.4服务器:
基于x86架构的FusionServer跟其他厂家的基本一致,核心都是Intel的那套东西。最主要的特色技术是基于鲲鹏架构的服务器产品和基于昇腾系列处理器的Atlas人工智能计算解决方案产品。
2.4.1鲲鹏芯片
采用7nm工艺制作的华为鲲鹏920芯片,拥有高达64核心,支持8通道DDR4内存,是目前全球最强的ARM服务器芯片。目前华为服务器应用鲲鹏920芯片的是Taishan系列服务器,最高提供4路CPU的解决方案。而Taishan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主要选择是深度海思平台服务器版V15.2、CentOS ARM,或其他ARM版Linux操作系统。
鲲鹏服务器主板2.4.2昇腾芯片
昇腾芯片包括Max,Mini,Lite,Tiny和Nano等五个系列,基于“达芬奇架构”制造。是目前全球AI算力最强、速度最快的AI芯片,整体算力对比国际顶尖的AI芯片更是快不止2倍。昇腾芯片的其中一个应用是Atlas 人工智能计算解决方案:
2.5数字能源:
主要是将基站电源系统,机房、数据中心UPS系统,电动汽车电驱系统整合进来的业务。主要产品有UPS、基站电源、汽车电驱动、汽车充电模块等等一堆产品。
基站电源系列产品核心技术:
除了在基站产品中应用了海思能源管理芯片(XL1509-5.0E1华为5G基站电源管理芯片)以外,绝大多数都是以进口芯片为主。
在基站部分,有另一个重量级产品:天罡芯片。当然这就不是电源管理的芯片了。
2.6机器视觉:
原来华为在视频监控领域的产品,现在统一归到了机器视觉业务,主要就是基于海思安防芯片的视频监控产品,做出了包括硬件、软件的视频监控一揽子解决方案!
核心技术:
2.6.1海思芯片
这款芯片是IP数字摄像机(IPC)的系统芯片,打破了传统芯片巨头德州仪器(TI)和安霸(Ambarella)的多年垄断,现在安防市场华为芯片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最著名的就是当年的H.264视频编解码芯片Hi3510!到了最新的H.265编解码标准时代,华为已经是该标准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并有了不少的专利。
海思有:Hi3516Av300、Hi3516Ev200、Hi3519Av100、Hi3559Av100、Hi3531Dv100等一众安防芯片,这些是前端设备芯片,在后端使用昇腾这样的NPU引擎,可以提供更强大视频识别、数据分析等高级应用功能。
这一众芯片不能说最先进,至少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三、运营商网络产品这是华为的核心业务之一,产品也很多,除了基站类,其他数据通讯、机房、电源类与企业业务板块是互相融合的。
主要产品划分为: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服务及软件几大产品板块。细分产品更多,这里就不啰嗦了。
核心技术
3.1天罡芯片
天罡芯片是华为5G 基站核心芯片,通信基站主要由基带处理(BBU)、射频处理(RF)以及天线等几部分构成。而新推出的天罡芯片应该是以基带芯片为主的一种5G基站芯片解决方案,是一组芯片。华为解决方案强调的是集成,将原来分散的模块,尽可能集成到一个天线里,从而减少空间占用,减少能耗,提高可靠性。
3.2运营商软件
基于硬件系统,当然会延伸出大量的管理软件系统。而运营商业务中,比较核心的软件系统有:
华为LTE基站软件、运营商计费系统、CSMF+运营系统等。这些软件系统有国内特色,但与国际大型软件系统比较还是有差距。
四、华为云服务华为云服务是上面所有业务的基础业务。
即利用了上面提到的各种服务器、存储、网络、电源产品,也为这些产品的应用提供业务支撑,所以里面所涉及的核心技术,也涵盖了上文所介绍的各种技术。
五、总结华为的技术,起源于程控交换机,华为的第一款芯片SD502诞生于1991年,1993年搭载SD509的C&C08大获成功,从那时起,华为的研发之路一发而不可收拾,顺着一个科技树不断升级,相继研发了模拟电路SA系列、数字电路SD系列、厚膜电路SD系列等数十种芯片。1998年,芯片研发工程师就达到了300人以上!
华为在业务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的“卡脖子”难关是一个又一个:交换机核心芯片卡脖子,就咬牙研发;交换机研发后,发现操作系统还卡脖子,就继续研发VRP;数据交换机运行多了后,发现服务器端还卡脖子,于是就研究服务器核心技术;无线交换机、无线基站研发后发现移动终端(手机)卡脖子,于是就研发手机核心技术......,就这样一路走来,不断拆掉套在脖子上的一个又一个锁链。
2004年开始,华为营收开始加速增长,随即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海思半导体(HiSilicon,Huawei Silicon的缩写),开始更加系统的进行芯片研发。
2009年,华为营收1491亿元,超过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
本文最开始提到的2019年年报,几个数字是需要大家思考的,2019年1317亿的研发投入和累计6000亿的研发投入,41%的收入来自国外!这是华为成为今天大家所熟知的华为的资本,我们今天所看到的5G、智能手机、服务器、存储等一系列产品,都是远在20年前前瞻性投入的基础上结出的果实,并且是互相关联的技术进步。其实,能投的起这些钱的公司不是没有,为什么只有华为取得了如此的成就?我认为这离不开人才的作用。
在IEEE无线通信领域核心杂志期刊中,一共有22位有华为背景的编辑,作为参考,累计到2019年,中国大陆学者入选IEEE Fellow的人数是161人(截止2019年)。拥有大量顶层设计人才,是华为保证技术研发方向正确的重要因素。
所以,华为在已经结束的2020年,突破、落地了很多技术,客观分析,有些是领先的,有些只是破除了国外的垄断,做到了国产化替代。但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只靠自身的投入就取得了这些成就是值得让人尊敬的!反观BAT们,我只能呵呵了。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参考:华为官网https://www.huawei.com/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https://www.ieee.org/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ComSoc https://www.comsoc.org/
注:未经本人许可请勿转载,如要转载请联系我,谢谢。
人脸识别的主要应用方向及其优缺点是什么?
武汉火车站宣布全面刷脸进站;百度宣布与首都国际机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刷脸登机的智慧机场;支付宝宣布商用刷脸支付;杭州大量宾馆免身份证,刷脸即可入住;京东苏宁开启刷脸支付;农业银行总行在自动取款机试点“刷脸取款”,目前已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推广刷脸取款,将为全国24064家分支机构、30089台柜员机、10万个ATM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招商银行也已于近期在全国重点城市的ATM取款机系统上线了“刷脸取款”选项,用户可不带银行卡、身份证,不用输入银行账户,靠“刷脸”就能取款。由此可见,人脸识别技术加速渗透进入安防、银行、支付等众多领域,并且已经从政府级别应用、商业级别应用开始进入到消费级别的爆发时期,验证了人脸识别技术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7年的40.5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77.6亿美元,这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可达13.9%。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iPhone X带动更多智能手机集成3D人脸识别,公共场所日益增长的监控需求,以及政府部门等各个产业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增长。
新思界行业研究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人脸识别系统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中,显示了3D面部识别产业链各部分的企业与厂商,分别如下:
1、3D系统模组组装商:富士康(系统模组与RX模组)、LG Innotek(TX模组)、Sharp(RX模组)、欧菲光、舜宇光学、丘钛科技、昂纳科技。
2、整体技术方案商:PrimeSense、奥比中光、华捷艾米。
3、3D图像处理芯片商: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英飞凌、PrimeSense。
4、TX发射端部件商:VCSEL部分有Finsar、Lumentum、Princeton(已被AMS收购)、光迅科技、华芯半导体、纵慧光电;DOE部分有奇景光电、德国CDA、法国Silios、德国Holieye、台积电、精材;WLO部分有AMS、华天科技(后段加工)。
5、RX接收端部件商:红外CMOS部分有意法半导体、奇景光电、三星电子、微光集电、富士通、东芝、思比科;红外窄带滤光片部分有VIAVI、水晶光电;光学镜头部分有大立光、玉晶光电、关东辰美、舜宇光学、联创电子。
6、可见光摄像头部件商:模组部分有LG Innoteck、夏普、欧菲光、舜宇光学、高伟电子、丘钛科技;镜头部分有大立光、舜宇光学、玉晶光电、禾瑞、星聚宇、华鑫光电;芯片部分有索尼、三星、OV、格科微、思比科、海力士。
新思界行业研究专员认为,面部识别有一下几大发展趋势:
1、基于大数据的大规模人脸搜索是人脸识别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在公安领域已经跨入大数据时代,一些传统技术瓶颈显现,因此,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将这些海量照片数据利用起来,提升整个公安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是未来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2、深度学习将人脸识别的准确度提升至肉眼级别,大大拓展了2D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并借助互联网金融爆发的东风,步入金融级应用并作为基础设施迅速普及。此外, 随着互联网金融等业务身份认证的需求爆发,第三方认证服务平台将会出现,基于提供服务的平台型盈利模式发展空间巨大。
3、随着三维测量技术的发展,基于3D的人脸识别算法能够弥补2D投影造成有效识别信息丢失的问题,对于人脸旋转、遮挡、极度相似的传统难点具有很好的解决方式,也逐渐成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另一重要发展路线,随着3D人脸库的完善以及设备成本的降低,3D技术将有很大发展空间。
4、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稳定、城市安全等问题逐渐显现,而人脸识别技术是实现安全、安心城市的关键技术。因此,随着智慧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将是未来新趋势。
5、安防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人脸识别应用提供了可以发挥的舞台;另一方面,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安防行业开拓了新的市场。分析认为,智能视频分析将是大安防市场未来的方向之一,而人脸识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和应用。
6、人脸识别技术由于其便利性、安全性,可在智能家居中用作门禁系统以及鉴权系统,因此智能家居与人脸识别技术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智能家居中的人脸识别系统是结合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硬件平台建立的,加强了人脸识别技术与智能家居应用的结合度,具有概念新、实用性强等特点。
新思界提供最新、最全面、最有深度的行业分析及投资建议。
中国的紫光和中芯国际?
说起紫光集团和中芯国际国可以说是半导体领域响当当的两大公司!
紫光集团
紫光集团是由清华大学创建的一家校办企业,拥有30多年的历史,是一家综合性最大的集成电路企业,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从芯片领域到云计算的高科技产业链。现如今已成长为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
紫光集团的芯片业务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1、以长江存储为主的存储芯片。
2、你紫光展锐为主的手机芯片。
3、安全芯片。
其旗下子公司长江储存在2017年以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驱动模式研制出了3D NAND闪存芯片。2018年发布了突破性技术--Xtacking。提升了闪存芯片的储存密度。满足了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等主流市场的应用需要。
紫光集团在全国各地拥有核心产业项目:
1、2018年紫光“智能安防+AI”,紫光储存芯片产业基地等七个项目,相继在渝落地。同年在上海成立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
2、2020年紫光展锐发布了采用6nmEUV制程工艺的5G Soc移动平台。可以在现有4G基础上布置5G。
3、2020年经过重组架构升级,实现了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的推进,突出展示了“云+智能”业务。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
主要业务:
1、根据客户本身或者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
2、属于从商业性集成电路代工厂,提供0.35微米到14纳米制成工艺设计和制造服务,类似于台积电。
3、其外包业务主要包含凸块服务、晶圆元片探测、封装测试。
4、在欧美日及台湾地区拥有营销办事处。
中芯国际已成长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水准最高,世界排名第四的晶片代工企业。在全国各地拥都建有300nm与200nm芯片厂。
二者的区别
紫光集团主要以手机储存芯片设计为主,并向高端技术云服务发展,隶属于IT企业。而中芯国际主要是芯片的生产与代工,属于纯制造厂。二者都属于芯片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可以说紫光集团是一个注重设计的芯片公司,而中芯国际是一个注重工艺的制造芯片芯片公司。
在美国殴打总统会怎么样?
感谢您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美国总统被人殴打的概率有多大?
美国是一个枪支泛滥的国家,美国历任45届总统中,曾有9名总统遭到过刺杀,其中有4名被谋杀身亡,分别为林肯、加菲尔德、麦金莱、肯尼迪。鉴于此,美国白宫不得不将总统的安保工作做得十分严密。每次总统外出,周围总是围绕着一群身材健硕、装备齐全的黑色西装保镖,让人望而生畏。这还只是我们看到明面上的保卫力量,周边还潜伏着不计其数的警力。
这些保镖机警勇敢、动作敏捷,业务过硬,工作也很敬业。1981年的里根总统遇刺案中,枪手约翰·欣克利在1.7秒内连开6枪,四个人中弹。警察和士兵四处逃窜,眼看歹徒要向总统开枪,特工蒂姆·麦卡锡不顾一切地挺身挡在总统面前,结果被击中腹部后倒地。正是因为他的挡子弹,使得里根有机会进入车里。若不是特工反应迅速,里根可能就挂了。
对特工们来说,总统的安全高于一切。
所以,现如今想和美国总统近身肉搏的概率几乎为0,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总统就没有被人殴打过?答案是否定的。
01、克林顿
曾经,美国时政记者凯特·布劳尔写了一本书,爆料了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桃色绯闻传开后,希拉里曾因不满桃色绯闻用书打破克林顿的头,两人多次激烈争吵,后克林顿受到妻子希拉里的冷遇,被迫睡了好几个月的沙发。
02、小布什
200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在巴格达出席记者会时,伊拉克人扎伊迪将一只鞋朝布什扔了过去,小布什弯腰躲过了袭击。鞋子越过布什的头顶,重重地撞在身后的墙上,发出一声闷响。伊迪见一扔不成,又迅速地向布什扔出了第二只鞋子,小布什又惊险躲过一鞋。此时,安保人员蜂拥而上,将扎伊迪按倒在地,场面随即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03、特朗普
总统先生曾经干过主持人,搞过娱乐节目,还是很富有娱乐精神,虽不是专业选手,但被揍以后反应还是很迅速,一个后摔跤直接将对方撂倒在地。
关于【德州智慧安防品牌有哪些】和【请问华为的技术先进在哪】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